“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?!绷暯娇倳浽诘谝粚萌珖拿骷彝ケ碚么髸显浿v過,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。好的家風,子孫受益,延年不絕。
小時候,家風是爺爺?shù)囊宦晠柡?,嚴肅中帶著關愛,關愛里藏著節(jié)儉。那會我還沒上學,就已經能熟背“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?!泵慨斘矣欣速M的意向或者舉動,爺爺總能第一時間發(fā)現(xiàn),將飯菜倒入他的碗里,并厲聲說道:“吃多少,舀多少。”次數(shù)多了,我就牢牢記住,慢慢的,我就將不剩飯列入了每日“良好表現(xiàn)”的冊子里。
上小學時,因為學校不讓回家睡午覺,所有學生都是自帶被褥鋪蓋去學校,那會兒,上完第一節(jié)自習課的一大樂趣,就是看誰的鋪蓋隔潮好,看誰的被褥最漂亮。我自己也難免有了攀比的思想,所以總想買個好看的棉被。奶奶看出我的想法了,就跟我講他們遭饑荒的那幾年。我雖聽得懵懂,卻也知道奶奶的意思,尤其奶奶拿出自己蓋的被褥,我才真的感悟。那是一床滿是補丁的被子,縫縫補補,縫縫補補,已然看不出原來的樣子,那一刻,我不再執(zhí)著什么好看、什么不好看,我知道好看與否不重要,溫暖就好。
高中的時候,因為鎮(zhèn)上沒有合適的學校,我則一個人去了縣城上學,第一次離家那么遠求學,更是第一次與其他九個來自不同的地方的同學同宿,很是不習慣。嘈雜、吵鬧,讓我一度不想在集體里生活,便跟爸爸說了我的想法。爸爸沒有立即答應我,也沒有立即拒絕我,而是給我講了關于毛主席在鬧市讀書,磨煉心性的故事。我聽后很是震撼,便不再提出要求,而是靜下心來。靜下來之后,我才發(fā)覺,每個人都很可愛,都有我所沒有的特點。很快,我們便打成一片,高中畢業(yè),我不但考入了理想學府,更擁有了一生的摯友。
上了班后,因為接觸的人比較繁雜,總覺得難以融入,所以時常跟媽媽訴苦。媽媽是個地道的農民,只會埋頭干活,可是聽到我說的話后,媽媽平生第一次說出:“地里的花生個頭還都不一樣大呢?你怎么能奢求所有人都一樣。所有人都一模一樣的時候,你不會覺得很奇怪,很詭異嗎?”媽媽雖沒上過多少學,可是這話說的和《美麗新世界》所表達的是何其相似。漸漸地,我知道人與人相處,要有耐心,要相互包容。
祖輩、父輩們用一生的身體力行告訴我,什么是勤儉節(jié)約,什么是寬以待人。家風是家庭的性格,家風是家庭的形象,家風是家庭的魂魄。好的家風滋生好的作風,我會時刻用父輩們傳承下來的家風去生活、工作、學習,更會將這種美德繼續(xù)傳承。